“造星”吸引流量“翻倍基”暗藏營銷套路
這種現象的背后,其實潛藏著公募基金行業默認的“套路”:即傾力打造“明星基金”,然后借“明星基金”的業績吸引流量,在熱度高的時候,通過持續營銷或新發基金的模式迅速擴張規模。 捧小基金做業績“明星” 不止一位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:“今年市場風格切換迅速,熱點快速輪動,小規?;鸾浝硪捉柚`活性追逐市場熱點,而大規?;鸸芾砣烁鼉A向穩健。從調倉角度看,自然是規模較小的基金跑得更快?!?br /> 有業內人士猜測,過去兩年公募基金賺錢效應明顯,不少股民轉變成基民;與此同時,銀行理財凈值化、債券市場走熊,不少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人也轉變了傳統思維,開始投資基金,新資金源源不斷進入公募基金的水池中。在不少基金公司看來,只要向外界多展示業績,自然就有大量“活水”涌入。 某基金銷售渠道負責人承認,無論是傳統銀行還是電商平臺,渠道方越來越朝著績優基金傾斜?,F實中,很多爆款基金的基金經理,在出現爆款產品之前,其所管理的規模其實也不大。因此,捧小基金做業績“明星”,借流量做規模,已經成為基金公司可以復制的“成功路徑”。 規模和業績能否兩全 基金市場里,常能聽到一句話——“規模是業績的殺手”,是指一只基金在規模大幅增長之后,業績反而不如之前。 基金經理的規模半徑如何定義?規模一定是業績的敵人嗎? 一位公募內部人士李先生向記者透露:“一方面是公募基金投資存在限制,另一方面是調倉和追求超額收益的難度加大。實事求是地講,管理規模過大,的確會對基金經理的管理操作帶來挑戰?!?br /> “但是,風格和策略是決定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半徑最重要的因素。不同風格和策略的基金經理管理半徑是完全不同的?!崩钕壬Q:“比如,對于行業配置型選手來說,追求行業的阿爾法,自上而下選行業和賽道,這樣就能有整個板塊去承接基金經理的大額資金,因此這類選手的管理規模半徑就會比較大。對于自下而上選股型選手來說,不一定能選到市值較大、資金容量較大的好股票,因此可能會影響其管理半徑?!?br /> 此外,在他看來,市場更加有效且好公司越來越多,能夠承載大規?;鸬臉说囊矊⒏?。大規?;鸬墓芾?,不僅體現著基金經理個人的能力,更是一家公司綜合實力的體現,需要投研團隊的系統支持。只有公司綜合實力得到提升,才能為大規?;鸬墓芾硖峁┲橇?、資源、人才等方面的支撐,否則百億級規模也無法持續。中證 ![]() |